短视频平台上 关于周口“搏击之城”的讨论很多
周口红阳博傲格斗俱乐部是周口一家职业的、以打比赛为主的搏击俱乐部,俱乐部负责人张红洋带学员每年参加搏击比赛上百场,他告诉大河报·豫视频记者:“拳击、跆拳道、泰拳、散打、巴西柔术、自由搏击、综合格斗等,统称搏击运动。如今中国现役的搏击名将中,周口籍可以说占‘半壁江山’。”
周口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徐成安则回忆,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全国打搏击比赛时,前几名运动员经常有周口人,整体参加比赛的,周口籍占比很高。”
不信,仅看以下部分名将……
来自周口项城的早期散打传奇人物王三侦,在2001年“泰王杯”中泰争霸赛上大放光彩,上演绝地反击,以绝对优势获胜;
来自周口商水的姚红刚,中国著名的MMA格斗家之一,是武林传奇首位亚太区中国金腰带拥有者;
在70公斤以下的级别,日本和泰国小级别选手非常厉害,来自周口鹿邑的选手魏锐,在全世界认可的k1赛事获得八人赛冠军,大扫日本拳王威风,目前在雏量级踢拳世界排名前列。今年签约新加坡one冠军赛,客场在泰国赢得冠军赛首秀并在one冠军赛该级别排名第一。
魏锐排名 图源 “格斗世界”官方号
来自周口商水的李宁,曾获WCK世界冠军,CIK洲际冠军,国内唯一一条世界级金腰带拥有者;
首位进入羽量级世界排名的中国选手位宁辉,周口项城人,击败国内外大批高手;
此外还有早期散打高手杨建芳、散打冠军张坤、大胡子王志亮、世界泰拳冠军郭东旺、双胞胎赵战士赵博士、世界泰拳冠军王鹤松、全国自由搏击冠军李岩坤、次雏量级排名世界第四的王俊光、中国麻绳战第一人梁守涛、李晨晨……数不胜数。
有业内人士甚至调侃,“周口的搏击选手组成战队,可以与其他一个国家(的选手)对抗。”
来自周口的搏击运动员在昆仑决比赛中 受访者供图
张红洋提到,“跟业内交流过,很多搏击赛事上一听说对手是周口的,大家第一反应往往是,又来了一位高手。”
在河南省搏击运动协会负责人看来,“周口‘搏击之城’,这种说法是名副其实、恰如其分的。河南搏击这些年来在全国一直排前列,其次山东、河北、安徽等省份也很不错。在河南省内,从出现搏击运动员的数量看,整体上周口是排第一位的。周口搏击有很多年确实非常厉害。”
“很多外省搏击运动员来到河南登封、周口等地学习,学成后又回到他们当地继续练武,或效力于其他俱乐部。搏击运动员不断流动,周口具体出了多少(搏击运动员),在全国占比多少,一时间不好量化,但占相当高的比例是确定的。”该负责人称。
在这所地级市体校,
“每年省冠军拿十几个,全国冠军五六个”
聊及周口人何以能打这个话题时,受访者经常会提到“尚武情怀”。周口是中华武术的发源地之一,自古尚武之风浓厚,各种拳种在此发展,其中以两仪拳、伏羲八卦拳最著名。
一些周口市民提到,早些年,很多周口家长的观念是,男孩如果学习不好或非常调皮,家人第一想法就是送他们去当兵或习武。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随着改革开放,很多周口人到南方广州、深圳、珠海等地打工,一些学过武术的人给企业老板做保镖,给公司做安保,收入很高,还有些特招成为公安特警、军人等,学门武术无疑是很好的出路。
在徐成安的记忆中,“上世纪90年代,周口市大小武校、武馆有100多家,遍地开花,每家学校少则数百人,多则上千人。同时,周口市体校当时做练武的对抗项目,重竞技项目练得多,氛围浓,为省散打队、拳击队以及为国家队和职业搏击储备和输送人才。官方、民间共同发力,造就了很大的基础,后来不断循环。”
“拳击、格斗等,放在其他一些地方,可能有些暴力甚至血腥,但在这儿大家提起来都很自豪、很习以为常的一件事,真正渗透进去了。”周口市体校拳击队主教练、周口市拳击协会副主席赵家辉说。
周口市一场露天搏击比赛,观众围得水泄不通 受访者供图
赵家辉告诉大河报·豫视频记者,作为省市联办拳击重点后备人才基地,周口市体校输送大批拳击人才。近两年,2023年全国男子冠军赛中,71公斤比赛,1枚金牌;2023年全国女子冠军赛,63公斤比赛,1枚金牌;2023年第一届学青会,75公斤比赛,1枚金牌;2024年全国男子锦标赛决赛、2024年全国女子锦标赛、2024年全国u16锦标赛预赛北半区、全国u18锦标赛预赛北半区,均收获金牌……
“在我们这儿,省级冠军每年有十几位,全国冠军有五六位,对我们来说很平常。”赵家辉说。
业内人士:培养出一个省级运动员,
每年花费数十万元很正常
处于金子塔尖的冠军是如何养成的?
“梳理拳击运动员的成长路径,能坚持打到最后,获省级冠军的整体上占3%左右,获全国冠军的可以说百里挑一、千里挑一。”对最终脱颖而出的运动员,赵家辉总结,“除了刻苦不偷懒以外,他们更自信,对生活更向往,明白自己为前途努力,有时候即使输了比赛,但一直没有被击倒。”
周口市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赵蒙洋(右),夺得2024年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75公斤级比赛金牌 图源 周口日报
据业内普遍估计,一个省级队伍的运动员,医疗、心理健康、比赛,日常各项检查、集群、外训,请外教,都是很高的成本。专业运动员要严防兴奋剂,吃的东西也都是最好最健康的,运动员的层次越往上,培养费用越高,“在省级队伍中训练的运动员,一年的培养费用平均需要几十万元。”有业内人士称。
张红洋提到,民间搏击俱乐部培养职业运动员,开销同样很大,优秀的运动员是俱乐部招牌,“以我们俱乐部为例,每年也有二三十万元花到优秀运动员身上。”
培养冠军很难,毁掉却轻而易举。“运动员不能染上烟酒,不能有其他恶习,营养状况和心理状况都要时刻保持好的状态,否则一个小的差错就可能毁掉职业生涯。”赵家辉称。
据新京报之前报道,拳王张志磊刚到国外打拳时,由于起初迎战的很多比赛,他几个回合就能搞定,这样的比赛打多了,思想难免受影响,生活上也很难自律。直到有一天他的身体出了问题。在一场比赛后半段,他的精力和体能明显出了问题,完全凭本能在打。走下拳台时他意识模糊,最后被医生诊断为贫血、高血酶症、轻度肾衰竭、肝功能紊乱等。之后张志磊在各方面变得极度自律,更加严格要求自我。
搏击运动员还要承受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。对很多成年运动员来说,每次大赛前,减重或增重一二十斤是常事。
中国MMA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姚红刚曾公开提到,“MMA选手一般会在赛前40天内忍饥挨饿,减少进食,穿着减重服出汗,按部就班地减少自己的体重,直到称重前达标。如果超的体重过多,还要穿着减重服跑步或者去蒸桑拿,多少都会出现脱水症状。”
梦想当搏击冠军!
学员最远来自西藏、新疆和四川大凉山
在周口盛世搏击俱乐部,70%以上是少儿学员,好的苗子也会输送至体校。该俱乐部负责人杨磊见过很多眼神热切的家长,“有的是牵着孩子过来,有的甚至抱着孩子,希望课余学搏击,给我说,‘希望你们能将孩子培养成全国冠军、世界冠军’!”
周口盛世搏击俱乐部学员 受访者供图
作为《武林风》栏目授予的超级俱乐部,张红洋的学员在节目中也有着众多曝光量,学员很多来自外地,最远甚至来自四川凉山、新疆和西藏。不少家长推开俱乐部大门,问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“我的孩子来这里,几年后能不能打大赛?”
张红洋提到,“来自四川大凉山的那位学员,当时17岁,体重80公斤,特别有天赋,训练了半年多后,第一次参加大型比赛就获胜,后来又多次获得冠军,现在还活跃在搏击场。”
跟省队、国家队直接选拔人才不同,周口市体校从社会上挑合适的苗子,从一张白纸开始训练。
“我们去下面招生时,已经形成了很好的效应。但凡某个村镇诞生过搏击冠军的,或有人学习搏击成绩还不错的,都很好招生,大家呼啦啦地围上来。”徐成安说。
这让他想起前面很多年,“每次回老家农村时,很多人上门,询问自己孩子是否适合学武术,问能不能送到体校学习,每学期开学前两三周,每天都能接到少则十几个、多则几十个咨询电话。”
周口市体校拳击学员训练中 受访者供图
搏击训练需要从少儿做起,少儿多了,基础大了,才会形成很好的循环。如今在周口市体校拳击队,梯队已经形成, 2006年至2007年的,有20多名;2008至2009年的,有30多名;2010至2011年的,有30多名;2012年之后的,有二十多名,全年保持在100人以上,学文化课的同时每天练拳。
看到他们就仿佛看到了希望,徐成安眼前有种想象:就像是麦浪,大片大片地聚到一起,心里满是踏实。
来 源:大河报·豫视频记者 陈朋冲 李玉坤 实习生 魏欣
编 辑:王 聪
校 对:赵秀荣
值班主任:钟玉芹
审 核:施一楠
监控拍下全程!湖北一职校21岁女保安值班时被队长杀害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